中国正快速迈入互联网时代。2013年7月17日,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2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,报告显示,截至2013年6月底,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.91亿,互联网普及率为44.1%。在愈发庞大的“上网族”中,截至2012年12月底,新浪微博用户数就已超过5亿,我国微信用户总数在今年上半年也超过4亿户。在“微”时代,没有微博微信是万万不能的。
目前,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走进“微”圈子。2013年3月,新浪微博发布我国首份企业微博白皮书,数据显示,已有超过13万家企业开通新浪微博,近三成世界500强企业已开通新浪微博。 另据《2012中国微博蓝皮书》(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)研究表明,有8成以上的微博用户关注了企业官方微博,平均关注数量7.96个。实际上,早在2012年1月,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、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发布的《2011中国企业及企业家舆情年度报告》就认为,“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微博的巨大效益和潜力,纷纷进驻微博,积极利用官方微博与网民互动。”
对于央企而言,善用微博微信,可以为央企开辟一条披露透明信息、传播企业文化、接受舆论监督、改善公众形象、获得网络时代话语权的有效途径。2013年1月,时任国资委主任王勇就特别指出,“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,加强对新闻宣传工作的认识,提高突发事件处置水平,积极运用好微博等新媒体,及时回应社会关切”。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力量,打造中央企业“官微”权威互动交流平台,已成为各界的主流共识。
目前,央企微博已成为一道醒目的风景线。从2009年起,中央企业开始建立官方微博平台,主动融入微博时代,目前已有中核工业、航天科工、鞍钢集团、武钢集团、宝钢集团等30家中央企业总部认证开通了官微,航空、电力、电信等企业还建立了微博服务矩阵。据国资委新闻中心统计,截至7月23日,共有包括国家核电、中国航天科工、中国国旅在内的10家中央企业总部开通微信公共账号,融入了新媒体。
央企“官微”耕耘起企业形象。通过日常的有效运营,央企微博\微信获得了网友的积极评价。如国家电网利用微博直播了玉树地震救援,赢得网友赞誉。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,中广核第一时间开通微博,给公众分析情势与普及核知识;@中国广核集团 还推出邀请微博网友参观核电站基地的“微旅游”活动,活动推行了近一年半之久,逐渐赢取了网民口碑。2013年春节前,中粮集团官方微博“中粮美好生活”推出“微春联拜大年”活动,通过游戏接龙的方式,邀请网友参与编写春联,并对幸运者赠送中粮产品。活动充满了浓浓的节庆气息,与中粮“提供美好生活”的品牌形象高度契合,进一步提高了中粮品牌的知名度。7月22日甘肃定西地震,灾情发生后,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、中国电信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及时播报抢修情况,电信运营商们在灾情发生两小时内就迅速采取应急举措,获得不少网民称赞。央企的主动出击,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央企与网民之间的沟通。
国资委新闻中心还发挥“牵头”“示范”作用。2012年6月12日,新闻中心试开通了“国资小新”微博账号,主动发布各类信息,特别是在芦山地震期间,为公众传播大量的抗震救灾信息,传播央企正能量。截至目前,“@国资小新”已经发布2679多条信息,新浪微博平台粉丝数量超过57万,腾讯微博平台粉丝数量达99万,已经成为社会了解央企的一面“窗口”。“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平台和服务工具,央企开通微博、微信公众账号,有利于更好地和公众沟通、为用户服务、受社会监督,有利于构建阳光央企、透明央企、活力央企。”,国资委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诚然,在为取得的巨大进步欣喜之余,我们也要看到央企进军新媒体时间尚短,央企官方微博\微信还需在“跋山涉水”“摸着石头过河”成长成熟,实现对自身舆论定位的清晰把握。当前,央企的整体舆论环境尚不容乐观,在这种境况下,央企应进一步主动出击,变“被猜测、被误解”为最大程度上的解释与沟通。央企官方微博的起航,被舆论誉为是一个良好开局;我们相信,央企“小微”们将走得更自信,架起央企与社会的互信之桥。
(原标题:30家央企开通“官微” 打造权威互动平台)